從德國一化工園爆炸事故,分析化工廠爆炸的原因有哪些?
2021-07-28來源:www.msjjzssj.com
德國西部一處化工園區于27日上午9時40分左右發生嚴重爆炸事故,現場濃煙滾滾,騰起蘑菇云。截至當晚21時許,事故現場已發現兩名遇難者。事故目前已造成31人受傷,另有五人仍然下落不明。據報道,爆炸發生在勒沃庫森一工業園區的垃圾焚燒場,事故具體原因仍有待現場徹底排除風險后展開調查。

當地隨后出動了消防車進行撲救,并對現場的空氣質量展開監測。事故發生后,官方通過鳴響警報和推送警告APP信息等方式向該地區民眾發出警告,并要求周邊地區住戶呆在室內、關好門窗。據目擊者表示,可看見巨大的煙柱自拜耳化學公司(Bayer chemical company)建筑上方升起,據報工廠內一座處理設施也受到影響。濃煙正擴散至其他地區,帶著一股刺鼻氣味,一路飄到科隆。
化工廠安全事故并不少見,其中火災爆炸占大多數,造成的危害較大。德國這一事故在警醒國內化工廠工作人員安全意識的同時,也要清除知道化工廠易發生爆炸的原因有哪些,盡量避免此類事故的發生!
1、可燃氣體外泄
由于生產設備管理混亂,密封材料材質或檢修不合要求,操作維護不當,在檢修中未泄壓卻加外力,操作中巡回檢查開停車不按操作規程進行等因素造成設備的動靜密封處泄漏、設備管道腐蝕泄漏、水封因斷水,未加水跑氣泄漏、設備管道閥門缺陷或斷裂造成可燃氣體泄漏,可燃氣體外泄容易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2. 系統負壓導致
由于系統停車、系統停水、操作失誤,聯系不當,報警聯鎖裝置不全或失靈、氣體人口管線被雜物、結晶體或水堵塞、用空氣作試壓、試漏,系統可燃物未清除干凈、未加盲板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空氣與可燃氣體混合造成可燃性混合氣體。這類事故大部分發生在氣體輸送崗位或與氣體壓縮有關的崗位,當發生在加壓過程中時更加危險,因為在爆炸性混合氣體中,一方面氧含量在增加,另一方面在加壓后,爆炸極限范圍擴大,更容易發生事故。
3. 氧含量超標導致
系統生產時氧含量超標,可能在許多部位出現,但究其原因集中在造氣崗位,通常由操作失誤、設備缺陷、人員違章、斷油斷汽或安全報警裝置失靈所造成,氧含量超標可能超出造氣崗位范圍而在脫硫、變換、壓縮等部位發生,應當引起特別重視。
4. 系統串氣
系統串氣有2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高壓串低壓,形成超壓爆炸;另一種是空氣與可燃性氣體互串形成化學性爆炸。前一種情況大部分是由于操作失誤及低壓無安全附件或附件失靈造成。如合成高壓串低壓液氨槽爆炸,合成高壓串低壓再生系統爆炸等等。后一種情況大部分是由于盲板抽堵錯誤,用閥門代替盲板或誤操作造成。如某設備動火,內為空氣,因系統未用盲板隔離, 可燃氣體由閥門漏入或有人誤操作打開關著的閥門,使可燃氣體進入正在動火的設備,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因而發生爆炸。
5.違章動火
(1)未申請動火證又無動火安全知識,私自動火;
(2)雖申請動火證但未置換徹底或取樣方法不對,分析結果錯誤;
(3)動火安全措施考慮不周;
(4)動火現場安全條件未周密查看;
(5)動火系統與其它系統未徹底隔絕;
(6)動火作業證私自變更安全措施或更改動火時間;
(7)不置換動火或未維持正壓動火。
這類事故是化工火災爆炸事故的重點。由于動火作業技術性極強,管理要求較高,因此安技部門應切實控制好,以防事故的發生。